排污權交易管理系統解決方案是以現代信息技術為手段,運用系統工程的方法,根據排污權交易制度,通過信息化手段對污染物總量控制、各類運算參數維護、系統用戶管理、排污權初始化分配、排污權現場交易、交易信息在線監控及系統安全管理等各個具體功能進行系統化設計與實現。本次解決方案采用B/S結構,采用瀏覽器、WEB服務器和后臺數據庫服務器的三層計算模式構建,這種模式不僅便于程序的開發和維護,而且后臺數據庫系統的改變或數據庫結構的改變不會對客戶端產生影響,便于系統維護與升級,為了實現互聯網上的排污權交易系統功能,利用先進的WEB技術支持交互式架構、保證和維護公共信息與個人信息的安全性和高效性。
1. 系統總體設計說明
1.1. 建立完整的分類量化動態排污權信息庫
1.2. 建立具有伸縮性和擴展性的多種交易模型、交易方案管理系統
1.3. 建立高效的現場實時交易平臺
1.4. 建立基本信息管理子系統
1.5. 用戶管理子系統,包括污染源單位用戶、環境管理部門用戶、第三方用戶等
2. 系統各功能模塊設計說明
2.1. 系統設計原則
交易完整性:從應用的現狀水平、實際需要和發展趨勢出發進行設計,并在調查分析應用需求、數據構成和工作流程的基礎上,詳細設計系統功能,確保數據和系統功能的完備性,滿足污染物總量控制的需要。
系統可靠性:系統采用嚴格的安全保密措施,如數據庫、文件和用戶等多級保護措施。
系統開放性:采用組件化設計思想,利用概念功能標準化,使得接口通用化,系統可在不同數據庫之間進行靈活切換。
提高交易成功比例:系統能提供優的撮合方案,促使交易成功。
2.2. 系統總體設計
系統由污染物總量控制子系統、基本信息管理子系統、初始排污權分配子系統、在線監控子系統、排污權交易子系統、系統管理子系統、用戶權限管理子系統構成。
交易系統后臺全景圖
2.3. 系統各模塊功能描述
2.3.1.用戶權限
1. 第三方用戶(排污權交易所):發布信息,配置交易規則,排污權交易管理,信息監控,用戶授權管理,財務管理,交易數據管理;
2. 污染源單位用戶:通過在線注冊或交易所授權獲得用戶帳號,通過用戶帳號權限認證,進入系統進行排污權信息查詢,競買申請、競賣申請、競買出價,競賣出價,交易信息跟蹤查詢等操作,也可查看交易相關的財務統計等,可在線維護企業基本信息。
3. 環境管理部門用戶:監控排污權基本信息,查看跟蹤各交易項目,查看財務賬目等。
前臺用戶登錄界面如下:
3.2.1.功能總覽
3.2.2.污染物排放總量控制
污染物總量控制子系統主要是制訂總量控制總體方案,如各污染物的允許排放量及削減量,優化允許排放量及削減量、治理措施、分攤治理等。
首先,制定污染物排放消減計劃。根據我國的情況,污染物排放總量控制計劃應當分為兩個層次,一是五年計劃,二是年度計劃。五年計劃與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計劃一致,主要規定五年內的消減目標,并原則規定年度計劃的內容。年度計劃實際是實施計劃。對城市來講,五年計劃應當由地方人大批準,年度計劃可以由地方政府批準。計劃的時間還應當更長些,以給排污單位交長期的預期。例如,美國的<酸雨計劃》中規定了二氧化硫排放的終目標。
污染物總量數據的定義和搜集,污染物排放數據是指直接向環境排放污染物的人工污染源的有關排放量的參數,如污染物種類、污染物排放率和濃度、排放規律、排放參數(排氣簡參數、排放口位置)等。污染物排放數據的申報和收集一般以法人單位為單位。
現有的污染物排放數據中,按照實際使用的成體系的數據,一般有3類。一類是按照國家統字[1997]343號形成的數據,簡稱“統計數據",這是污染物排放的官方數據。一類是地方環保局排污收費使用的數據,簡稱“收費數據”。再一類是排污申報數據,簡稱“申報數據”,具體為按照國家環保局制定的“全國污染物排放申報登記表”生成的數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