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6月,新修訂的《瀕危野生動植物種國際貿易公約》(簡稱CITES公約)將生效。根據國家標準GB18107-2000《紅木》,被列入CITES公約的紅木樹種數量上升為7種,國際貿易管理更為嚴格。業內人士分析,該公約的執行勢必會對我國紅木
原料進口造成影響,紅木材料的進口管理越來越嚴格,國內紅木制品尤其是紅木家具價格或將上漲。
7種紅木樹種列入公約
據中國林產工業協會紅木分會消息,今年3月,《瀕危野生動植物種國際貿易公約》第十六屆締約國大會公布了新的附錄修訂名單。根據名單,交趾黃檀、中美洲黃檀、微凹黃檀、伯利茲黃檀和盧氏黑黃檀由附錄III被升列至附錄II。至此,“紅木國標”中的7種樹種被列入CITES公約的附錄I和附錄II。根據CITES公約,這些樹種均須有進出口許可證或者再出口證明書,方可進行國際貿易。
國家瀕危物種進出口管理辦公室工作人員介紹,此次CITES公約附錄修訂內容將在今年6月12日生效執行。此公約中紅木樹種的增加,由重要原產國泰國、柬埔寨和一些中美洲國家提議,表明原產國對紅木樹種的出口管控將越來越嚴厲。從長遠來看,紅木樹種的國際貿易將有收緊之勢。
中國林業科學研究院木材工業研究所研究員姜笑梅介紹說,在CITES公約附錄名單中的7種紅木,除了巴西黑黃檀、中美洲黃檀、伯利茲黃檀制品在國內市場上比較少見,檀香紫檀、交趾黃檀、盧氏黑黃檀和微凹黃檀都是國內常見的紅木制品原料。據了解,盧氏黑黃檀為黑酸枝木類中的上品,原產地為馬達加斯加,由于早年砍伐過度,目前該物種資源已非常匱乏。
短期內紅木家具不會大漲
多家紅木生產企業表示,從今年年初開始,紅木原料尤其是交趾黃檀,進價一直在上漲。北京元亨利硬木家具有限公司董事長楊波表示,俗稱小葉紫檀的檀香紫檀,其價值在過去的13年增長了近20倍;交趾黃檀(俗稱大紅酸枝)、微凹黃檀和巴里黃檀同屬紅酸枝類,其價值在近幾年也在不斷上升。勁飛紅木總裁吳新建介紹,目前交趾黃檀價格相比去年年底上漲了30%,微凹黃檀和巴厘黃檀的漲幅也在15%-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