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八大以來,中國經濟步入新常態,國家發展改革委副主任、國家統計局局長寧吉喆概括了這五年經濟領域取得的重要成就,吉喆表示:
在產業結構方面,在農業基礎得到加強的同時,工業水平上升了,服務業成為最大的產業。過去五年,服務業增加值在GDP中的比重從過去不到50%上升到50%以上,沿海一些地區像北京、上海還要高一些。與此同時,工業的升級反映在高技術產業、戰略性新興產業和裝備制造業。在過去五年中,這些行業連續保持接近10%甚至超過10%的速度,而且這兩年增速還有所加快,這反映了新動能加快成長,工業發展水平的提高。
從內外需方面看,內需一直在中國經濟當中占主要部分。過去幾年,國際經濟形勢依然不樂觀,還沒有走出國際金融危機的陰影,在這種情況下,中國經濟主要是靠內需支撐。
此外,新常態的第三個特征就是動能轉化。近幾年來,工業技術改造、制造業技術改造投資,增速快于整體投資,說明技術改造步伐在加快,反映了企業為了適應市場需求和提升自身素質,努力改造升級。尤其是新動能加快成長,所謂新動能,即新產業、新業態、新商業模式。新產業,即高技術產業和戰略性新興產業等保持著快速增長。新產業在大眾創業、萬眾創新推動下,不斷地推出新產品和新服務。所謂新業態,比如共享經濟、分享經濟、網上零售,這是國內廣大人民群眾十分關心的,也是世界上感覺到中國經濟活力的表現所在。有很多新的業態隨著“互聯網+”和高新技術的應用推廣,日益茁壯成長。所謂新商業模式,不僅是在個體工商戶、個人就業,而且在大中型企業里面也采取一些新的經營模式。比如海爾的人單合一模式,用互聯網平臺適應現在消費和使用的要求來進行生產和經營。這種新的模式也發展很快。
國家統計局對“三新”進行了初步測算,2015年,反映“三新”的經濟增加值相當于全國GDP的14.8%,沿海地區的比重還要高一些,比如上海、廣東、深圳等。2015年,全國經濟新動能發展指數為129%,2016年的相關數據我們正在抓緊統計,總的趨勢比上年還要好。
所以,無論是從速度變化看,還是從結構優化看,還是從動能轉化看,我國經濟發展新常態的特征更加明顯,支撐著我國經濟,也為廣大人民群眾帶來就業、帶來收入,為國家增強了綜合實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