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刻謹慎,控制風險,方能“活”下來
隨著國內金融市場不斷發展進步,老百姓逐漸有了更多的途徑參與到國內的金融活動中,越來越多的人將期貨投資作為自己的副業。商品期貨市場入場門檻不高,對資金大小沒有要求,是普通投資者參與其中的一個較為理想的入口。
做趨勢交易,不做日內交易
普通交易者進行期貨交易時,應選擇適合自己的交易模式。業余交易者無法做到時時刻刻盯著盤面,所以不適合做日內交易。相對而言,業余交易者比較適合做趨勢交易,參與那些中長期趨勢明顯的商品品種,追隨數周至數月的趨勢。趨勢交易的好處是,不必理會短期內的價格波動,把注意力放在大的趨勢變動上。當商品走出明顯的大趨勢之后,短時間內往往不會發生逆轉,一路追隨趨勢持倉并加倉,將會帶來非常可觀的收益。
保持好的交易心態,賺該賺的錢
期貨市場每時每刻都有賺錢的機會,雙向交易機制讓交易者在上漲下跌行情中都有機會賺錢,所以很多交易者試圖從日內價格波動中賺錢而頻繁交易。這種方法看似是想抓住市場中的所有機會,但僅僅是美好的幻想。日內交易對于交易者的技術分析水平和反應速度有著極高的要求,即使訓練有素的交易員也不可能每次開倉都開對方向。因此業余交易者試圖抓住市場中所有的機會非常不明智,反映了交易者內心的貪念。而期貨交易者如果不能控制自己的貪婪,就不可能在這個市場中生存下去。
重視基本面研究,學會抓大放小
供大于求則價格下跌,供不應求則價格上漲。在研究商品期貨的供求關系時,應著重關注那些影響力較大的決定性事件,而不必理會影響力微乎其微的小事件。例如,在研究鐵礦石基本面的時候,需求端應重點考慮中國對鐵礦石的需求,供給端則要看澳大利亞、巴西等鐵礦石主要產區情況。目前,中國產能過剩和環境污染是大問題,一些鋼廠停產減產是必然趨勢,而澳大利亞又在計劃擴大鐵礦石產量,因此供大于求現象出現,鐵礦石價格下跌概率加大。
商品價格往往受國內政策影響很大,而政策最終也落實在供需上。比如棉花價格受國家政策影響極大,當國家執行最低價收儲時,即使下游棉紡企業消費降低,農民生產出的棉花一樣會以較高的收儲價賣給國家,造成棉紡企業實際上不可能以更低價格買到同等質量棉花,于是供給端不會過剩,棉花價格也就跌不下來。而如今國儲棉已超過千萬噸,每年國內消費量只有幾百萬噸,即使今年棉花絕收供應也不會緊缺。在此背景下,影響國內棉價的主要因素是,國儲棉打不打算拋,以什么價格拋,計劃拋出多少,至于某棉花產地遇到天氣災害等此類消息不必太在意。
技術分析能提供一個好的入場點
基本面研究為交易者提供了交易方向,而具體什么時候開倉,以什么價格開倉就需要通過技術分析來作為參考。交易者在一個有利的位置開倉,其盈利倉單能夠增強交易者拿住倉單的信心。
如果由周線或者月線級別的技術分析得出的價格變動方向與基本面研究得出的方向一致,就提高了基本面分析結論的可靠性,而如果技術面和基本面相沖突,則最好不要開倉,因為方向正確并不意味著就是入場好時機,等待技術指標向好之后再入場比較安全。
對于趨勢交易者來說,技術分析不必過于復雜,筆者認為基本掌握《期貨市場技術分析》和《日本蠟燭圖技術》就可以了,交易指標越簡單越好。
輕倉順勢,浮盈加倉
在基本面和技術面相一致的情況下,可以開倉。但同時一個新問題又出現了:開多重的倉位比較合適?對于業余交易者來說,頭寸規模應較小。那究竟多少倉位算是輕倉呢?這要依據交易者的風格和信心而定,10%到15%都可以。其實,輕倉是一種態度,不必拘泥于某一個百分比,能讓自己晚上睡得安穩的倉位就是合適的倉位。
當行情順應自己判斷的趨勢運行,持有的頭寸將會盈利,在機會合適的時候可以加倉,盈利頭寸能使整體倉位處在較為有利的位置。加倉的時間點應當仔細斟酌,加倉行為本身就等于是再開一次倉,一般在破位或者反彈回調結束后加倉,加倉的手法按照金字塔方式,越往后加倉幅度越小。
嚴格執行止損策略
做期貨必須要嚴格執行止損策略,當行情走勢與預期判斷不一致時,應當立刻平掉虧損的倉位,市場已經用虧損的方式告訴交易者其交易方向已經錯了,交易者死扛下去只會越虧越多,而最初的止損往往是最便宜的止損。
業余交易者通常會面對另一個麻煩,即止損過于頻繁。每次虧一點,多次下來,本金就會越來越少。交易者為什么會頻繁止損呢?因為其在開倉時太過隨意。當第一次開倉遭遇止損后,交易者就應當停止交易,反思問題出在什么地方,仔細分析商品行情走勢,而不是再次盲目開倉。
止損線的設置應當合理,比如在某些關鍵的阻力或支撐位置,由于期貨市場有太多的假突破,如何定義有效突破需要根據商品品種選取合理的標準,止損的點位也需要根據倉位的大小和交易者的風格來設置。
養成復盤的習慣
復盤能夠幫助交易者有效提高交易水平。經過復盤,交易者會仔細想一想當初下的每一個交易指令是否合理,好在什么地方,錯在什么地方,止損是否合理,有沒有嚴格執行,倉位大小是否合適,等等。以一個旁觀者的角度回頭來看,往往能夠發現自己在交易時忽略的問題。
杜絕不切實際的幻想
勤奮的交易者在剛接觸期貨的時候會看一些期貨大師的著作,能夠學習大師的交易理念和操作方法,但同時,過多地沉迷于大師著作,往往會造成一種做期貨很容易賺錢的假象,因為交易者看到的都是成功大師的交易歷程,而缺少對期貨風險的認識。在期貨市場中,絕大多數交易者都是虧損的,但往往很多人都會認為自己才是那個極少數能賺錢的人。期貨市場是零和博弈,交易者一定要時刻謹慎,控制風險,方能在殘酷的金融市場上生存下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