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國,造紙及包裝行業是真正自由競爭的行業,在利潤微薄的情況下,必須走向集約化和規模化經營,大魚吃光小魚的局面已不可避免。
中國造紙及包裝行業必將走向集約化
當前的中國造紙及包裝行業,受產能過剩、低價競爭、成本上漲、內需萎縮、出口受阻、環保變調等多重因素的困擾,正處于大洗牌的前夜。未來幾年,整個造紙及包裝印刷行業恐將發生劇烈變化,倒閉、重組、甚至大串聯成為主題。重整之后的造紙及包裝業,將形成以集紙漿造紙、紙板、紙制品于一身的航母型企業為主體的生態系統。
以美國和日本為例,國際紙業在美國擁有制漿、紙廠和回收廠共51家。紙箱、紙袋等231家。日本王子制紙是一家由223家分公司和80家關聯公司組成的龐大造紙集團。王子制紙在日本共有86處生產基地、223家分公司,并在國外擁有30多處生產基地。日本制紙集團由日本制紙株式會社、日本大昭和板紙株式會社以及145家子公司、49家關聯公司一共197家公司構成。由于這些集團生產的紙張全部或大部分集團內部使用,不僅在包裝制品價格方面享有一定的定價權,而且能夠減少中間環節的利潤流失。